△英文版上海地图标注的高尔夫球场俱乐部
民国19年,球场扩大至27.73万平方米,球洞增为18个,成为上海洋行大班打球、郊游度假的娱乐场所。
△一位太古洋行的高管正在打球
球场在1916年扩占为150亩,1930年左右已扩占到416亩,扩占方法少数用高价购得,多数采取通过英国领事馆威胁、强制购买占有。
1953年3月20日,国务院外交部批复将球场收归国有。同年9月,上海市人民政府建设委员会投资85.33万元,将球场改建为文化休闲公园。1954年5月25日,为纪念上海解放五周年,西郊公园正式开放。
1955年,西郊公园迎来第一位入住者——亚洲象“南娇”,公园也由此从文化休闲公园转建为动物园,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国范围内首批建成的10家动物园之一。
△最早的建筑 象宫
△游客与“南娇”合影
1956年-1957年,公园内增建熊山、猴山、大游禽池、狮虎房、犬科笼、小杂食兽笼、鸣禽、猛禽笼,动物展区扩展至全园。
△50年代的熊山
1959年,为庆祝建国10周年,上海动物园建园5周年,开挖了天鹅湖,面积近3.3公顷,湖水清澈碧波粼粼,千鸟栖息,天鹅成群。
△天鹅湖
同年,还在园中建成狮虎山、熊猫岭、野牛山、鹿苑和百花厅,初步形成大型综合性动物园的面貌。
上世纪60年代,续建长颈鹿馆、海狮池、雉鸡园、小兽笼。
△60年代长颈鹿馆
1964年5月,庆祝建园十周年。复兴公园、中山公园附设动物园并入西郊公园。正式成立动物医院。华南虎、金丝猴、黑叶猴繁殖成功。
△1964年建园十周年纪念门票
70年代,增建斑马房、金鱼廊、鸣禽馆、企鹅房、鸵鸟房、猩猩馆、河马馆。
△70年代河马馆
△70年代猩猩馆
1971年10月,从云南省西双版纳获一头幼年(7岁)野生母象“版纳”。
1980年1月1日,上海西郊公园正式改名为上海动物园。展出动物308种(11月,黑猩猩首次繁殖成功。含亚种),4005头(只)。
开园至今,上海动物园已从初期单纯的参观游览场所,转型成为了具有娱乐休闲、动物知识普及、科学技术研究及野生动物保护的四大职能兼具的综合性公园。
现有面积约74公顷,饲养展出各类稀有珍贵野生动物470余种5000多只(头)。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,获得了“全国十佳动物园”、“上海市文明单位”等多个称号。
△天生竹子控 大熊猫
△霸气中国虎 华南虎
△素食主义者 大猩猩
△漂亮美猴王 川金丝猴
△烈焰般耀眼 火烈鸟
△呆萌胖绅士 斑嘴环企鹅
优美的园林景观
精彩的野生动物世界
生态化的野生动物展区
人与动物和谐共处
相信上海动物园也将继续
给大家留下更多的美好回忆~
来源 | 上海动物园及网络
编辑 | 长宁区新闻宣传中心 李嵩楠(实习)
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、档案春秋、Server X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